
不管是封閉式或是開放式,布局不管是“I型”、“II型”或是“島型”等,一日三餐,每天需要花幾個小時做飯,如果廚房設計不好只會讓人更累,所以廚房的變化始終圍繞著兩個字:實用。上兩期,我們一起看了“廚房的設計布局”和“廚房門的規劃”,本期與大家分享:#好廚房的第三話,櫥柜與收納。
一、櫥柜
櫥柜是廚房收納的重頭戲,按其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大小,我們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部分:臺面、吊柜、地柜。
01、臺面的高度
廚房臺面的高度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來設計,以使用者握著鍋鏟時的舒適高度來確定,通常為80cm~90cm,可以這個公式計算,舒適的臺面高度=使用者身高/2+5cm~10cm。
舉例:家中主掌勺大廚的身高為160cm,那么臺面高度=160÷2+5~10=85cm~90(cm)
另外,確定高度的時候,還要考慮電器的尺寸,比如洗碗機、消毒柜等。
02、吊柜的深度與高度
吊柜是位于櫥柜上部,是拓展廚房上部儲藏空間。
吊柜尺寸高度:50cm~60cm為宜,深度30cm~45cm為宜。柜子與柜子之間的間隔以不大于70cm為佳。
櫥柜吊柜距離地面145cm~150cm的高度適合大多數下廚者的身高,不用踮腳就能開啟櫥柜并取出器皿。
櫥柜吊柜與操作臺之間的距離以60cm為佳。這個距離是指從操作臺到吊柜底部的距離,這樣以便放置一些餐具或小型廚房電器。
03、地柜內部設計
地柜又稱下柜,起支撐臺面和提供儲藏空間的作用。
廚房臺面是收納難題的根源,想要“臺面無物”,為烹飪增加空間,可用抽屜+拉籃的設計。
地柜高度=身高/2,按照人體工程學,為78cm較為合適,但并非一成不變,要根據下廚人實際身高進行調整。
地柜的寬度和水槽的大小有關,能放進最大水槽子的寬度為正常的寬度。家用的水槽(洗菜盆)最大為47cm~88cm,做櫥柜則最佳60cm~65cm左右更為合適,而且更美觀。
二、收納
01、墻面增容,平面式收納
墻面是多功能的收納區,在墻面安裝掛桿,可選擇較長的,也可以短一點,也可選擇安裝兩排,可用于掛鍋具、鍋鏟、湯勺等。
另外,裝隔板同樣適用,順著墻壁搭上兩層,放碗碟、瓶罐、鍋子等都很合適。
02、柜體嵌入收納
嵌入式、多開門的設計能將烤箱、洗碗機等廚房器具安置得井井有條,合理的功能區域劃分大大簡化了操作流程,讓烹飪的過程更加快捷便利。
03、合理運用邊角
角落是經常忽略的地方,要想利用好這里的空間,只需做一些簡單的規劃,如做旋轉式展示架、可伸縮的置物架、擱板、夾縫式抽屜,就可以將物品儲存整齊的儲存在這啦。
好啦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,我們下期再見哈!